English

谁能让买房人放心做“上帝”?

1998-09-06 来源:生活时报 姜广生 我有话说

目前,全国有70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造好了却卖不出去,开发商使尽招数,然而众多急需房的买房人就是不理这一套,钱袋捂得紧紧。这种一边需求多多、一边供给多多的市场终端竟然如此低迷,实属反常,有悖于市场客观规律。

究其原因——

首先,房价居高不下,始终解不开种种“疑惑”:房价的构成要素能不能公开?房价到底有没有暴利……

其次,购房人质量投诉、违约交付投诉以及不信守承诺的投诉,频频见诸于报端,又提醒准备买房的“上帝”处处设防。所以,这商品房的“质量秘密”消费者不看个明白不动真格:这么昂贵的商品房“质量秘密”在什么地方能弄个明白?钢筋质量合格不合格?

还有让人无法预知的售后服务。数年后屋顶会不会漏水?墙、地会不会开裂?属开发商的质量责任,还是属买房人的使用过错?修复费用谁承担……

最后让买房人颇费脑筋的购房知识,同样也给准备购房的“上帝”增加了不少的烦恼:房价、契税、登记费、交易手续费、贷款手续以及面积如何计算,材料怎么识别……

从头到尾操作了1次、甚至数次的“上帝”们于是无限感慨:真是花钱买“累”受。所以,商品房的积压滞销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房价与质量是创造消费者信任感的重要因素,让购房者喜欢预订“待建的商品房”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。笔者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一个城市的住宅产业有高品质“开发质量”的规划。由环保、园林、交通、水电、规划、设计等专家,对哪些地方可以开发高档的写字楼,哪些地方可以开发豪华别墅,哪些地方可以开发经济适用房,进行充分、周密的评审和定位,一旦明确定位,就明明白白地向全社会公布。现实已证明,滥炒地皮的投机行为已经对商品住宅的市场终端房价交易,造成不近人情的“残酷回报”。所以,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地皮转让设计一种监控手段。特别是对建造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使用,尤其不适宜组织开发商进行竞价投标。政府主管部门要对房价、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的房价组织“房价听证会”,公开房价构成要素。

对于开发商来讲,不应把买房人当成“大傻瓜”,应增加透明度。凡经过数次炒作的地皮转让开发商应坚决放弃。因为开发建设者紧随投机者之尾,最后酿造的“苦果”只好由开发者“独咽”。

开发商可诚聘有设计、设想特长的“虚拟买主”为公司专、兼职员工,为满足“虚拟买主”对商品房的造型、结构、朝向、功能、材料以及配套设施的种种需求,共同进行设计商品房的有效价值。

材料的选购有很多学问,开发商可以有薪诚聘有监督之长的“虚拟买主”为公司的专、兼职材料采购员,共同参与材料的选型、价格谈判、运输、仓储全过程。

开发商选择有工程预算特长的“虚拟买主”为公司专、兼职房价监控顾问,共同测定成本费用的构成、房价的构成内容,甚至可以公开开发商的利润比例。

买房人投资买的是产权房,指望百年大计、子孙世袭,希望物有所值、防范偷工减料实属合法要求。所以,买房人有权利知道这永久属于自己的商品房,到底用了什么材料、材料质量如何。这样对买房人解除“心病”有着不可估量的去疑功效。

可以这么说,今天的买房人,经过近年来一些不法商人的“上当受骗”教育,面对“消费信贷”的种种诱惑,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理智。开发商如何消除买房人自以为明白的一肚子“疑惑帐”,是当今拓展住宅市场份额的最大、最难的新课题。开发商需要思考的是把买房人变成为建设者,将是新建住宅商品房热销的一种出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